我的三次高考

转眼间都要大学毕业了,可我却仍然无法忘却高考的痛。 我一共参加过三次高考。 第一次是在高二。我们学校有个传统,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高二时可以参加高考,以便检查实力,体验高考,为下一年做准备。我的成绩不错,自然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记得当年河南刚刚进行了高考改革,考试模式变成了大综合,一共四科,总分是600分。由于我并没有把这次高考看的太重,也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复习,事实上成绩并不太好,印象中刚过重点(一本)线。如果我当年报考郑州大学,肯定会被录取,可是我放弃了。因为当年的我成绩出色,心高气傲,不要说郑大,就是上海交大都不在我的考虑之内! 第二次是在高三,这次对我来说应该是真正的高考。经过了高三残酷生活的磨练,尽管成绩并不如意,可我仍然心高气傲。我相信我的实力,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出色发挥,考出优异的成绩。事实上这次高考,我的成绩的确还可以,615分,高出重点线50多分,好好选择,即使读不了顶尖的名校,但还是能够进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然而,当年的我太幼稚了,毕竟第一次真正认真地对待高考,第一次认真地做着与高考相关的估分、选学校,我的经验太贫乏了,而且还有各种奇怪的心理在作怪。于是,当年的我楞是将我的分数估成了590分,而且还不敢冒险,填报志愿时,我竟然选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结果可想而知,我自然被录取了,而且是第一名。当然,你能明显地感觉到我的失望,我的落寞,我几乎绝望了。呆在南航的两个多月里,我始终无法接受现实,而且我家又那么贫穷,南航的高消费让我无奈。我整天像一个没了魂魄的人到处游荡,我接受不了南航,接受不了南航的工商管理专业,接受不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这种转变。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从大学退学回来的学生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应该作出自己的抉择了。我往我的高中打了电话,自然,老师们劝我回去,我忍耐不了自己的现状,就又往家里给父亲母亲打了个电话,最后毅然回去了,退学了!我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生。 第三次高考,是在从南航回来的高四。我成竹在胸,我自信异常,然而,苍天偏偏再次和我开了个玩笑。这年的高考我竟然只考了610分,而且当年的重点线比上一年整整提高了10分。绝对分值我下降了5分,相对分值我下降了15分!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可我实在没有办法,或许这一切只能怪我自己。高考前我的一个朋友身患白血病,兄弟情深,我投入了太多,当然也分了太多的心,这自然是一个原因;还有那年的数学题是历年最难,而且牵涉到了很多数学新教材的内容,这对我这个复习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我迄今还能记得,当年的大综合的一道极其简单的物理题,我虽然算对了,可是竟然没有写单位,那一题就是12分。唉,想想这些,面对这个分数,我真的无言。更凄惨的是,这年高考我再次估分失误,只不过上年是低估,这次却是高估。高估的直接结果就是落榜,而且我真的落榜了。不过幸好河南省出台了一个高分生保护政策,规定600分以上考生可以第二次填报志愿,但只限河南省内高校。自然我只能选择郑大,最终也就来到了郑大。可能您会感觉奇怪,心高气傲的我怎么会接收郑大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我看到家中父母白发苍苍时,即使我想继续读高中,尽管依然是免费,可我又于心何忍!于是,我只能收拾行李去郑大报到了。还好来到郑大我没有继续在南航的心情,没有继续感到失落,没有继续怨天尤人,而且这次专业还比较符合我的性格,我及时地调整心态,开始了努力地学习。因为在郑大,我的消费就可以很低,我就可以不问父母要钱,我就可以自力更生;因为在郑大,我在学习上的优势就可以十分明显,我就可以连续获得一等奖学金,连续使用奖学金来抵我的学费;因为在郑大,我可以四年只向父母要两次钱,开学时我不知道,带来了800块钱,大二时我让父母为我借了2000块钱去购买电脑,去勾画我未来的蓝图;因为在郑大,我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研究生,从此可以释然地追求未来。真的,如果现在,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日子里,如果有一个机会,让我回到四年前,回到那个抉择命运的时刻去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郑大,我不会再彷徨,更不会再失落。因为我知道大学都是“养猪场”,能不能把握住大学时光完全在于你自己——这个命运之主,与你的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学校所提供的环境却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三次高考铸就了我的坎坷人生,但高考的失利决不能证明我的平庸。今日,高考失利的我依然出色。今日,在这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刻,我只想和面对高考的师弟师妹说:高考不代表一切,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自己、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