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刘若英的一首歌曲,一次幸福的机会,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凄凉。当然,这不是因为所谓的爱情,我更多的是想到了我的人生。 转眼间第二个本命年竟然都逝去了一年多,可我却依然在迷茫,迷茫在我的学业里,迷茫在我的人生中。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在何方,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究竟会去向何处。 小学初中的先天不足致使我的基础不牢,虽然初中时是理当的第一,但中考也只勉强考入了县城重点高中。刚进高中时成绩可怜,只不过在班内能混个位子而已。可毕竟那只是刚刚开始,经过半年的努力,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都已经进入了年级前五名,要知道那可是一个有着将近1500人的大年级。后来到高二高三自然还是如此,一直都是年级前五,我的心中也始终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然而遗憾的是,高考的我发挥失常,可失常也不至于到山穷水尽,毕竟还是高出了重点线50多分。但事实却总是祸不单行,发挥失常的我在估分和填报志愿中竟然再次失常,最终去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且是我不喜欢的工商管理专业。去到南航的日子里我终日像行尸走肉一样的苟活着,南航的高消费我无法忍受,不喜欢的工商管理专业我接受不了。但终于,经过两个多月的思想战斗,我退学回去了,我要复读。我不愿苟且地过着平淡的日子,我要生命像夏花般绚烂多姿。 回去复读的我自然是备受瞩目,而且我的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可是命运却偏偏再次和我开了个玩笑。复读的那年高考中我再次失常,分数竟然比第一年高考还低,只多出了重点线35分。这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我该怎么面对我的父母亲人,我该怎么面对我的人生。然而,我真的不知道,我究竟怎么得罪了苍天,复读的我不仅分数下降,估分填报志愿竟然又再次失误。填报的浙江大学没有录取,我落榜了,我的命运、我的人生彻底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过幸运的是,那年高考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600分以上的高分落榜生可以选择省内任一家高校再次填报志愿。我自然只能选择郑州大学,当然,我也被录取了,于是,我,一个曾经心高气傲到上海交大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学生,灰头土脸的去了郑大。没有办法,我已经复读过了一年,父母年龄已经那么大了,我得做些什么了,我不能一直这样的对他们,我应该去考虑为他们负责了。 去到郑大的我并没有消沉,也没有犹豫,很快我就投入了新生活中。我知道,这个世上,命运还是要靠自己把握,前途还是要靠自己拼搏。终于,在郑大,经过我三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后,我迎来了收获。照例,大四是要保研,我的成绩自不必说,无论是成绩,还是业余的竞赛,我要敢说自己第二,在我们院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带着这样的自信,甚或有些狂妄,我开始了保研,开始了又一次的人生抉择。然而,我真的很怀疑自己到底哪个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前两次高考的抉择一样,这一次,我又失败了。我们学院不让自己联系学校,只能选择学院推荐的那些中科院院所。有什么北京高能所、大连化物所、上海光机所、沈阳自动化所、安徽光机所等等。可我竟鬼使神差地以专业定选择,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动化,选择了沈阳自动化所。 去沈自所面试是在2006年10月的国庆长假,去前的我依然是自信异常。然而,来到沈自所的我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那些同样是保送的中国科大、华中科大、山大等名校生面前,我第一次有了自卑。可恶的是沈自所的招办老师又说什么选择硕博连读优先录取。我很无奈,沈自所面试已经相当晚,如果落选,我便再也没有了机会。而且因着那种自卑,看着他们一个个选择了硕博,我只能无奈的跟风。更可恶的是,事先我并没有联系过硕博连读的导师,只能匆忙根据自己的专业匆忙选择了一个导师。其他的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就是顺利录取了。 然而来到沈自所就是郁闷!身在偏僻的鸟不拉屎的东北沈阳,拿着中科院所有院所里面最低的工资,交着中科院所有院所里面唯一的住宿费,吃着价高质低的可耻的饭菜,研究着沈自所所有学生中最郁闷的东西,我还能说些什么! 自然就只有郁闷,我无法面对父母的白发苍苍,我无法面对同学的飞黄腾达,我不敢回首当初的可悲选择,我不敢看那可怜的400块钱的工资条。难道让父母继续为我们兄妹操劳?难道让父母继续负责我的开销?难道我的今生注定就这样度过?难道我天生就是这样可悲的命运? 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曾经有过数次幸福的机会,我却始终得不到我应得的幸福!为什么我不止一次的逆风和你一起飞,却始终得不到你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