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感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我有上厕所翻书的习惯,书架之上随手拿出中学时的语文课本,随意翻到此篇文章,读起来颇有感觉。想想中学时什么也不懂,只是想到背下来以便将来考到高分,真是可笑至极,也足见中国教育根本就不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年龄是不是能够理解文章的思想。藉阅读获取知识,将知识反馈到阅读之中,最终要带来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阅读和知识充其量只是思想的物质载体。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愚昧,无知,关键还是由麻木或者缺乏思想而造成。有不少人总是倡导读书运动,然而,仅靠阅读并不能带来什么改观。人民的实用主义思想已趋登峰造极,阅读也就流于表面;不注重思想的阅读不过只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阅读而已。况且今日之中国盲目的阅读也已罕见,没时间看书,但是却有时间上网聊天;没时间思考,但是却有时间品味千篇一律的肥皂剧。不可否认,各种渠道皆能获得思想,但是阅读却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华丽的辞藻表达浅显得思想是没有意义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往往等够带来思想的共鸣。 孙中山先生带领部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也仅仅只是制度上而已,中国的绝大部分普通民众依然麻木,依然贪婪和愚昧。革命最后变成了可悲的“耍猴”,少量的人在广大的“猴子”围成的圈中表演耍人,而广大的如看客猴们的麻木的贪婪的大众只是像在看笑话一样看待这件事情。辛亥革命之后的所有革命无不如此。不可否认,革命者们成功之后成为当权者,获得了种种好处,正所谓他们吃肉,民众喝汤。公平吗?不公平!不公平是这些麻木的看客们凭什么享有革命者通过流血流汗又流泪换来的胜利果实! 谭嗣同在狱中写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现在已经逐渐能理解为什么赴死还能“快哉快哉”了。大清天朝的人民使其感到就是杀再多的贼又有何意义呢,面对那些看笑话的民众们,只能是无力回天。我们的民众就有两种角色,受害者和看笑话的人。人民的思想跟不上,“人民当家作主”就纯属空谈,给他们权利他们都不一定会用,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权利是需要争取的! 注:此文由jet Lee专供并授权 月夜 独家发表。经作者同意,月夜对文章进行了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