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明遭遇野蛮

最近回读清史,读的是黎东方老先生的《细说清朝》一书,书中事无巨细,勾勒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全景。当然,我的这篇博文不是书评,自然也不会对这部史书去做太多评价。 我所写的只是感慨,感慨清末的中国政府与西方如英、如美之间的接触和战争,感慨太平天国与清政府以及英美之间的接触和战争。很显然,这近乎是两个相同的对比,一方是文明,一方是野蛮。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上的当时就是这种情形。 从远自明朝的葡萄牙人居住澳门,到清朝的诸如荷兰人占领台湾,英国人一次次要求面见乾隆,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方始终在试图与趋于没落的中国政府进行交涉。但腐朽的一方一方面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屑理会那些处在蛮荒之地的“小国”;一方面推行所谓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妄图闭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坚持与世隔绝。 当文明的西方人无奈地面对野蛮的东方人手足无措时,他们只有通过战争这个终极武器来强行对话。也只有在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中,野蛮人才不得不屈服在文明人的脚下。而这样发生在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战争,却很有一种历史定律,不管双方实力对比何其悬殊,也不管所谓的民心所向,所谓的政治舆论,野蛮人最终必将屈服在文明人的脚下。 在接下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这点。初期的太平天国何其强盛,拥有叱咤风云的“五王”,拥有天才的各种将领,拥有庞大的军队力量,拥有所谓的民心所向;但唯有一点,拥有这一切的他们终究只不过是野蛮的代表,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的只是不断摸索着前进,有的只是封建土皇帝式的领导思想。即使他们活动范围达到了18个省,即使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跳了14年,即使他们占据了苏浙皖赣这些清朝的心脏地区,即使他们能够把曾国藩逼的两次要自杀,但当代表着文明的曾国藩等步步为营地反攻时,当文明的西方人组织的“洋枪队”和“常胜军”反攻时,当野蛮的太平天国面对着这些力量时,历史定律早就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其实文明在野蛮面前会显得很无力,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秀才遇到兵”,但文明终归是文明,一旦文明拿起了自己的终极武器——战争,不管力量对比如何,不管需要多长时间,野蛮在文明面前最终必然毫无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