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里,妈妈总是不停的唠唠叨叨,小时候,她会唠叨着让你吃饭,喊你起床,每天都会唠叨你好好学习,赶快去做完你的课后作业;长大后,妈妈还在唠叨,第一次离开她还有那个家时,她会唠叨着照顾好自己,她会唠叨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小心一些,一旦有什么事情及时告诉她;她还会不停的唠叨你不要谈恋爱,专心去学习,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唠叨你抓紧谈恋爱,让她早一点抱上孙子。前一段时间网上不还有一个抱怨妈妈的漫画系列吗?“我妈嫌我***”,妈妈嫌我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对,妈妈总是在我的身边唠叨不停。然而,这就是妈妈,一个我们熟悉到陌生的最亲最近的人。
而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爸爸在我们的印象里缺少温和,缺少和蔼,甚至我们从小到大的日子里,很少和他有过交流谈心,爸爸似乎总是一个严厉的角色,即使偶尔会被加以慈祥,但想到他,第一个蹦出来的字眼却总是严厉。可爸爸没有什么计较,他总是认真踏实的工作,用自己厚重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庭,支撑着我们的成长;即使我们从不会去理解他,即使他很少能从我们这里获得一点安慰,但一天天长大着的我们,却似乎已经是对他不停辛劳的最大慰藉。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两个我们熟悉到不会去提及,却又陌生,陌生到我们从来没有和他们交流过任何心声,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他们给予的快乐,却很少去给他们一些关心。 在他们的注视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了,离开他们,远走高飞,已经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追寻梦想的我们似乎最容易忘记且忽视的就是那对在最初的最初、永远的永远始终支撑着我们的人。有人说过,“人生有两件事儿,永远都不能等,一是尽孝,一是行善。”我们也曾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学到这样的句子,“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当我们在远方打拼而追寻梦想的时候,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是否已经在尽孝?我们是否在心里打算的尽孝会在很远的未来,甚至是那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间? 可是,尽孝这事儿说起来容易,真心想去做的时候,却总是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不便和问题。我们这代人很少有能朝夕陪伴着爸妈的孩子,甚至很多都和爸妈相隔千里;城里人似乎还好,做些什么相对要方便多了。尤其是我们这其中的农村人,一旦离开爸妈,便很难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回家陪着他们。 再说,爸妈也不停的一再叮嘱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孝敬爹妈,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就是尽孝。爸妈面对我们时,总是最容易知足,他们从不求从我们这里得到或索取什么;但我们是孩子,一群想要孝顺爸妈的孩子,当然要给他们最好的回报。我们不一定要挖空心思地去做到感动别人,我们也不必去做很多虚幻的东西,可是我们要对得起辛苦的爸妈,对得起由他们抚育成人的自己。 而今我们已经长大了,离开爸妈的我们在自己的天空里翱翔,有拼搏,有学习和事业,也有甜蜜的恋爱。面对一个有好感的陌生人,我们总能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做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而去取悦于她。我们不再抱怨自己条件不足,我们不会把这追求以各种理由推脱到以后;我们也不会因为对方的一次拒绝而轻言放弃,我们甚至丝毫不顾及旁人的感受和流言蜚语。这是爱情,一种对待一个陌生人的感情。 然后,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拿这爱情和我们对爸妈的亲情对比,其实,我们对爸妈的那种感情也是爱呀,那也是一种爱情。而那目标是我们朝夕相处了十数年,从小到大陪伴着照顾着我们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为什么我们不用对待恋人一样的感情去对待爸妈呢?不要再推脱条件不足,面对优秀的恋人,我们依然在毫不犹豫的追求;不要再推脱相隔千里,面对心仪的恋人,我们甚至连异国恋都毫不犹豫;不要再推脱爸妈冥顽不化,面对冷若冰霜的恋人,我们不一样去努力着要将她们融化? 所以,我的朋友们,不要再犹豫,从现在开始,以一种恋爱的心态孝顺爸妈,像对待恋人一样去呵护这对熟悉的陌生人,用谈恋爱时的那种勇气去克服孝顺爸妈路上遇到的所有困难,珍惜我们可能修炼了千百万年才在今世遇到的这对恋人,跟爸妈谈恋爱!
继续阅读
跟爸妈谈恋爱系列2:教妈妈做道菜